本网消息(图文/降初拉姆)2025年6月3日,外院学子再次走进成大附小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堂,为小学生们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国别文化之旅。本次活动的主题国家分别是:阿联酋、比利时、塞尔维亚、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和土耳其。参与文化传递活动的有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22级的章莹莹、饶静宜、罗思彤和23级的降初拉姆、母忠芬、毛世勋等同学。小老师们的精彩课程又一次赢得了小学生们的喜爱。
阿联酋:沙漠国度的温暖联结
22级小老师章莹莹带领一年级五班学生开启“中东之旅”。通过迪拜之眼摩天轮、哈利法塔等标志性建筑的延时摄影,孩子们惊叹于“沙漠奇迹”的现代魅力。从传统长袍到烤骆驼盛宴,文化揭秘环节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动画片《冷漠先生》传递的善意主题,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的温暖最珍贵”。在震撼与感动中,为小学生们播下了文化理解的种子。
比利时:趣味课堂里的欧洲拼图
在二年级二班的教室中,22级饶静宜小老师以“欧洲地图拼拼看”游戏开场,引导同学们发现比利时的地理位置。《丁丁历险记》动画片段点燃热情,“丁丁去过中国吗?”等童趣提问引发互动热潮。“比利时知多少”抢答赛中,孩子们在趣味中记住了这个“夹在大国间的巧克力王国”。下课后,小学生们仍围着老师追问异国文化。
塞尔维亚:火辣热情与历史交融之旅
23级的降初拉姆小老师为二年级一班带来了一堂“发现塞尔维亚”的国际理解课程。从红蓝白三色国旗的自由寓意,到炭火烤肉的“辣椒狂热”,再到圣萨瓦大教堂的穹顶壁画,多维度解析塞尔维亚芬风情,让学生们目不暇接。其中模仿“烤肉翻面”动作、抢答“国徽动物”等互动,让塞尔维亚“火辣热情与历史交融”的魅力深植童心,不少学生直呼“想去看看”。

澳大利亚:萌趣动物与土著艺术的碰撞
面对一年级四班学生,23级的母忠芬小老师重点介绍了袋鼠、鸸鹋与土著文化。“这是恐龙吗?”的童真提问引发欢笑,土著点画艺术让孩子们专注观察花纹,大堡礁潜水的话题更掀起讨论热潮。“看到他们对世界产生兴趣,再忙也值得!”小老师的成就感藏在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神里。

马达加斯加:印度洋上的生物奇幻岛
22级的罗思彤小老师在二年级三班以《马达加斯加》动画片段开场,用狐猴、变色龙、猴面包树等独特物种,解释“生物孤立进化”的奥秘。在“为什么这里的动物别处没有?”的追问中,孩子们记住了“非洲最大岛屿的独特生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被悄然点燃。

土耳其:横跨亚欧的文明解密室
2023级的毛世勋同学在一年级三班以“东西方交汇的宝藏”为线索,用土耳其语纪录片展现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光,借卡帕多奇亚热气球、大巴扎集市“搬”进教室,对比中土饮食文化:“中国糖画是艺术,土耳其冰淇淋是幽默表演!”国旗上月亮星星的追问,更让课堂变身“文化解密室”,在历史与地理的交织中感受文明多元。

文明互鉴,童心架起世界桥梁
从沙漠到海洋,从草原到岛屿,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用动画、游戏、互动体验等童趣形式,将阿联酋的温暖、比利时的趣味、塞尔维亚的历史等文化符号化作“世界课堂”的钥匙。孩子们在惊叹“世界之最”、追问“异国冷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记住了不同国度的独特标签,更在笑声与思考中懂得:多元文化如繁星闪耀,尊重与探索,便是点亮理解的明灯。
这场跨越年龄的“文化对话”,既是大学生育人实践的生动课堂,更是童心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当“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土耳其的热气球”成为孩子们口中的热词,探索世界的种子,早已在跨文化的微风中悄悄发芽。
(初审 李玲 二审 龙波宇 终审 许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