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师者 | 以心为桥跨山海,三尺讲台写春秋 ——记泰语系NAMWONG JIRATCHAYA林青老师

作者:时间:2025-04-21 21:11浏览:字体:

本网消息(图文/林青)她,来自泰国,却在中国教育的沃土上绽放光华;她,秉持一颗炽热的教育初心,在中泰文化交流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她是NAMWONG JIRATCHAYA林青,现任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系外籍讲师、泰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泰语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也是一位用生命影响生命、在异国讲台上书写教育传奇的青年教师。


跨越山海,圆梦三尺讲台

从泰国孔敬大学到西南大学,再到四川师范大学读博,跨越国度与语言的障碍,林青始终走在求学与探索的道路上。她说:“来到成都大学,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使命。”教育,是她一生最坚定的选择,也是一份热爱与责任的深情承诺。在成为母亲之后,林青并没有像常人那样享受完整的产假。孩子出生不足两周,她便毅然返回讲台。有人替她心疼,也有人对她的决定感到费解。但她始终坚定地回答:“国家需要有担当的教师,学生需要温暖而坚定的引路人。”这并非牺牲,而是对教育事业的成全,是她内心对三尺讲台的挚爱。

C912


以生为本,倾情注入教育温度

“真正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林青深谙其中道理,她努力将课堂打造成孕育学生成长的沃土。在《泰语口语》、《商务泰语》等课程中,她不仅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思辨,帮助他们从语言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课堂之余,她常常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指导比赛、修改论文、进行口语训练……正是这份真诚而细致的付出,让她收获了学生们真挚的热爱与信赖,也为她赢得了“成都大学2023年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的殊荣。对于这一荣誉,林青坦言:“这是对我莫大的鼓励,也让我更加坚定‘以学生为中心’的初心。”

12FDC


科研兴教,坚守育人与学术并重

大学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做好学问。林青一直注重把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努力通过研究拓宽教学的边界。近年来,她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围绕中泰双语教育、跨文化交际、中泰师资合作等方向,累计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译著《向南流的河》和专著《数字时代的课程创新:理论、设计与实践》。

她始终坚信:“科研能够反哺教学,为学生提供更新、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也为个人的学术发展与国际中文教育贡献力量。”在外国语学院的支持下,她牵头对接成都大学与泰国顶尖学府——朱拉隆功大学的战略合作项目,为中泰高校搭建坚实的学术与文化交流平台。她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像我一样,让教育跨越国境,彼此赋能,共同成长。”

E348


中泰牵手,做友谊的传播者

作为一位泰国籍教师,林青深知文化的力量。多年来,她将泰国的语言与传统文化带进成都大学的校园:组织“泰国文化节”,开展“泰语实用口语训练营”,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亲身体验泰国服饰、美食、节日等多元文化。与此同时,她也积极参与中国新闻网以及中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报道,向更多人介绍中泰文化的魅力。她说:“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为两国友谊与文化的持续发展播撒种子。”林青坚信,自己投入的一点一滴,终将汇聚成加深中泰友谊的长流,也为师生打开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

125D0


坚守初心,一路前行

在成都大学的校园里,林青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仅传递专业知识,更用温暖与责任点燃学生的热情。她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参加志愿工作;指导学生在泰拳比赛、翻译大赛、毕业论文评比等各类活动中屡创佳绩;大运会期间,她定期录制泰语教学视频,让语言与运动碰撞出别样火花。

“爱学生、爱学院,是我一直以来的初心和选择。”林青说,“我愿意将所有热忱和努力投入到这片土地,为更多学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中泰友谊之花在他们心中绽放。”

E8CC


翻阅林青的教育笔记,可以看到一句话被无数次写下:“教育的力量或许不会立刻显现,但会在时光的酝酿中悄然生根发芽。”正是这般信念,让她在跨越山海、坚守初心的旅程中,不断开拓教学与科研的新境界。她将继续讲台生辉,为学生筑梦导航,也将以中泰文化的传播者身份,为两国间的教育与友谊搭建更高的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她的引领与陪伴下,更多年轻的心灵将被温暖与知识点亮,为中泰携手续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审稿 许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