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城”融合赋能外语人才培养 ——外国语学院携手附属小学打造“智能英语伙伴”教学平台

作者:时间:2025-03-27 10:55浏览:字体:

(本网消息 图文/李玲 杨蓓)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成都大学附属小学联合教研项目以服务区域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产-教-城”融合协同机制,不断探索以产促研,以产促学,以产促教的育人途径。外国语学院与成都大学附属小学联合研发的“智能英语伙伴”教学平台取得阶段性成果,标志着高校与基础教育机构在AI+教育融合创新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自2024年底启动以来,已初步开发完成了3次微课的设计,并与附小英语教研组进行了多次磨课,竭力打造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智能课程。

智慧教育新实践

项目组已创新构建了“AI+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协同研发模式,由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领衔,骨干教师李玲带领10余人跨学科学生团队,联合附小英语教研组开展深度合作。通过课堂观察、3场联合备课,成功探讨出AI赋能下教学微课平台的具体内容、个性学习路径规划等核心功能。目前开发的3个示范微课,已得到校方的肯定,师生团队正在着力打造课堂“人工智能小助手”。

课堂变革新亮点

在现阶段试点班级中,AI教学模块以10%的课时占比创新融入小学英语课程单元教学。项目借助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和服务社会的属性,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特点,为学生打造AI沉浸式学习体验。附小英语教研组长表示:“期望AI助教实现分层教学,让教师能更专注教学设计创新。”

人才培养新模式

项目同步构建“教育+技术”双轨培养体系,外国语学院选拔的10余名学生深度参与AI课程开发。通过标准化备课模板研发、微课质量评价等实践环节,培养出既能驾驭智能教学工具,又深谙教育规律的新时代教师。参与学生团队负责人英语系24级肖友美同学表示:“这种实战型研发经历,让我们对智慧教育有了全新认知,增强了学生教学科研能力。”

据悉,项目组计划在2025年第二季度进一步完成整年级课程开发,并部署智能学习助手测试版。项目参与双方都希望将持续推进AI助力小学英语课程的项目,年底力争实现中高段年级全覆盖,为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奠定基础。项目的推进不仅革新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更构建起地方高校与基础教育机构协同创新的示范样板,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师生打磨的“AI学英语”微课截图)

(审核 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