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四十五载风雨兼程,四十五载砥砺前行,四十五载开花结果,四十五载硕果累累,不知不觉中成都大学迎来建校45周年华诞。秉承“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学校精神、“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校风,历经风雨,成都大学铸就了今日华章。
在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里,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组织召开主题为“回顾45载办学历程、后大运、新跨越、展望外语新发展”的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研讨会暨主题党日观摩活动,收集了师生书面发言,回顾学校办学历程,展望未来愿景。
部分师生寄语:
【教师三支部书记、大外部教师田寨耕】
光阴如梭,转瞬成都大学就迎来了她45周岁的生日。回顾过去,感慨万千。成大先后经历了四个校址,黉门街、花圃路、荷花池和十陵镇。黉门街和花圃路时期属于草创阶段,条件特别简陋,时间不长,两三年之后搬到荷花池,条件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依然艰苦,与成都八中共用一个校园。后来八中搬走以后,成大才单独拥有这个校园,但是校园面积依然很小。即便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外语系的师生依然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努力学习,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比如在1981年到85年的全省十几所专科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参加的专转本考试中,连续五年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四年为第一名,另一年为第二名)。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传承下来。校址迁到十陵以后,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借大运的东风,硬件设施明显得到大大提升,但是学院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现在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提升教学和科研,搞好学科建设,争取早日建立学院的硕士点。
【教师三支部宣传委员、大外教学部赖书涵】
“十四五”以来,新文科建设、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不断加强,这对高等教育外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范式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作为外语学院的一员,我们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语言能力、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胜任各种工作。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和“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是我们学院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所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继续弘扬这些精神品质,并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外语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创新发展;同时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要求。
【中共党员、商务英语系主任周怡乔】
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的新时代战略目标,建立于2012年的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至2023年7月,已培养出八届毕业生。同时,2023年年初,商务英语专业成功立项校级一流专业。坚持走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之路,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初心和使命。
比较2022软科数据,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专业评级保持为B+;专业评分由14.4分(2022年)上升至14.9分(2023年),全国排名第74名,全省排名第4名。“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独立客观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从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等指标类别全面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厘清了成绩和存在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更加明确,我们能够更好的为商务英语专业学子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引领和服务。
通过以赛促教和产教融合两大渠道提升专业学科建设质量。“以学生为中心”是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的初心和使命。在赛事实践中磨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赛事中聚焦全球青年表达,鼓励青年以兼具挑战性与创新性的姿态去迎接世界,迎接每一次蜕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创新思维逻辑,在真实行业认知场景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其能够尽早具备适配社会实践岗位的需求的条件,从而让学校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
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新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将以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新时代对商务英语人才放到核心地位,创新性地推进课程结构、评价机制、培养模式等改革,从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将专业建设与学校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这一建设目标相融合,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学院龙头专业。
【中共党员、英语系副教授姚连兵】
大运精神是指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大运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进取、永不止步的精神风貌。这,无疑与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相一致,结合成大外国语学院实际情况,大运精神可从以下维度延展开来。
首先,大运精神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所需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道修炼“十年功”,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对标新时代国家战略,重构外语学科新内涵,精准对接国家和城市发展需求。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带着感情有温度地教书育人,我们的理想是老师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来成大外国语学院读书。
其次,大运精神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大运精神鼓励人们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同追求卓越。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应该扮演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荣誉而努力。落实到我们学院的团队(教学、科研)建设就需要一定的精神来引领,切实做到以《培养方案》为底线,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标线,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分界线(抓手),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
再次,大运精神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面对困境和挫折,只有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大运精神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我们就需要在教书过程中加强育人功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将课程思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推进,培养一批能服务国家语言战略,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真正能做到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大外语学子。
【中共党员、大外教学部主任陈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外语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这包括深入了解外语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包括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新媒体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拓宽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这包括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外语竞赛、国际交流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训练。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这包括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英语4班 明灵苓】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很荣幸在今年夏天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担任语言志愿者。此次志愿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外语学科的专业使命,也让我看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作为新时代的外语人,首先,我们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外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关注国际事务,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也要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语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泰语1班 何蔺佳】
今年是成都大学建校的第45周年,在这45载的时光长河里,成大历经变迁,砥砺前行,学校高瞻远瞩,屡创佳绩,实现齐登QS、软科、泰晤士高等教育、USNews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榜的突破;精进多元人才,打造特色优质课堂;勇担责任,奉献社会。作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所在高校,全校师生全力服务大运,向世界展现成大风采。由此可以看出,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如今,外语学科的发展进入历史新节点,外语学科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等国家战略的使命,因此作为外语专业学子,未来我们应该遵循学院“为未来而学、向世界而行”的办学理念,树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勇担新时代国家语言战略使命,争做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和“外语+”高素质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核心,肩负起时代使命,砥砺前行,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外语人才。
【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商务英语1班 陈芮琳】
回成大四十五载,风雨兼程,披星戴月,拼搏出无数奇迹。这一年,我们携手同行,更要创造新的辉煌。放眼外语新前景,外语学科被赋予了新使命和新任务,同时也意味着外语学科发展面临着新挑战。这要求外语人必须明确外语学科变革的必然趋势,即立足中国特色,对接国家需求,打破学科壁垒,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开辟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视野和新领域,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学科已无法解决众多问题,因此学科的更新和融合变得尤为重要。作为外语学生,我们有责任学习和传播各种文化,包括自己的母语文化和其他语言的文化,需要去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以便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外语学生是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桥梁,需要通过学习外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便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泰语1班 杨洪萍】
“意气风发埋头干,砥砺前行新征程”,后大运,新跨越,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来讲,既要迎接挑战,又要抓住机遇,突破自我,传承学校学院优秀精神。我们曾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学习到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认真思考与深入探究专业知识的规律与本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外实践中,并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志愿活动,多媒体和文学作品等多种途径,以最大的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商务英语2班 杨梅】
1978年,当南海之滨吹起的浩荡春风掠过蓉城大地,一所以成都命名的大学应运而生。四十五载日升日落、寒暑春秋,于时间长河不过窗间过马、弹指挥间。一代代成大人梦想接力、使命传承,用青春与热血、智慧和汗水凝结成一曲慷慨豪迈的奋进凯歌。建校45年,学校始终秉持“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扎根成都、拼搏奋进,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回顾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担当新时代外语学科专业使命,传承坚守学院优秀精神品质,迎接机遇挑战,推进学院学科专业创新发展和培育时代新人。我们要担当新时代外语学科专业使命。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外语学科专业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外语学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我们要传承坚守学校学院优秀精神品质。成都大学45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和优良的教育品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传统,弘扬“爱国敬业、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学院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成都大学迎来45周年校庆。在过去的时光中,成大开拓进取,铸就辉煌,而在赓续奋进的新时代,成大的未来将由我们共同书写,再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