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外语教师使命 ————张攀老师在教职工政治学习暨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作者:党政办时间:2023-03-27 09:39浏览:字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当前,外语学科的发展已进入历史新节点。外语学科肩负着服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等国家战略的使命。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外语教师如何认识外语学科,并在新时代中践行外语教师的使命,成为了每一位外语教师思考的议题。对此,我想就外语学科定位、一线外语教师担当、以及如何承担这份担当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外语学科定位方面。目前,外语学科以及外国语学院存在的必要性饱受争议,但是如果从语言的本质与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两个方面思考,我们认为外语学科不仅应该存在,还大有所为。一是,学科的产生是社会分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外语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外语人才,为对外交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声音:持有外语工具论,认为外语专业或者外语学科是工具性的。但当我们剖析语言的本质,我们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折射思维,我们人类思维的奥秘藏在语言里;一门语言就是一种观察、理解与创造世界的方式。关于语言是什么?语言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哲学命题从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到乔姆斯基一直在探讨,可见对语言本质的认识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外语学科、外语专业应熠熠生辉。二是,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来讲。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已由培养仅仅会外语的人才,转变为精通外语、具备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外语专业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西文明互鉴”需要优秀的外语人才,因此外语学科即是时代之需,也是国家战略所需。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挣脱外语工具论的藩篱,驳斥外语人才仅仅是会外语的观点,为“翻译专业”、“语言学专业”等外语学科专业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正名了,才能呼吁外语学科的重要性,才能谱写外语学科的华丽篇章。

其次,我将谈谈外语学科教师的使命担当。外语学科至关重要,而外语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在每一个外语学科教师身上,落在每一课堂上。通过此次教学竞赛,我认识到,上好一堂课,需要花很大的功夫,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到教学反思,环环相扣。在教学中,教学理念是灵魂,教学设计是指南针,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标。教学设计又是以培养目标与教学指南为依据。那么,这里的一个内在逻辑是:学科专家从战略上思考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指南;以教学指南为依托,一线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实践。这是一种“理论到实践”和“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马克思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从实践中来,要回到实践中去。”一线教师的一线课堂就承担着实践这一环节,可见意义重大。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也需要“自下而上”给出反馈意见,不断修正课程目标,从而修补学科目标。在“学科目标到课程实践,再到学科目标”这个逻辑闭环中,在实践这一环节外语教师应起到应有的作用,承担起这份重大的责任。这也就势必需要我们外语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有使命感,要有担当精神。

最后,我想谈谈外语教师应该如何承担起这份责任与肩负起这份担当。我认为,大体来讲,可以从“向上看”与“向下看”两个方面出发。所谓“向上看”,就是外语教师要了解外语学科发展态势、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跟新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高阶性、学理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要做专业研究,也要做教学研究。教研相长,以研促教,同时要积极参加教学比赛,以赛促教。所谓“向下看”,就是要关照每一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一种教学模式、一个教学目标贯穿到底,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外语教师只有将“向上看”与“向下看”相结合,才有可能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概言之,外语学科是时代之需,外语学科发展与每一位外语师生息息相关,学生培养是外语学科的未来,教师发展是外语学科发展的核心。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要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奉献、好学钻研、立德树人,为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我粗浅的一些想法。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